專題報道 | 百年更迭,湖南鐵路繪出經濟版圖“黃金路線”
【概要描述】
編者按:2021,“十四五”開局之年!既是偉大時代的啟幕之即,亦是蓄力奮發的啟航之時。在集團“決戰一百天,決勝開局年,沖刺保目標”專項行動的推動下,集團各板塊在經營、建設、創新等領域均取得了很好成績。成績的背后,既有集團整體的運籌帷幄,也有各公司的不懈付出。“決戰一百天,決勝開局年,沖刺保目標”系列報道,即為了展現“沖刺”中的典型事跡與成績成果。時值年末,于此刻記錄我們奮斗的榮光,是鼓勵,更是為新的征程提供激情、動力與路徑!
12月17日,2021湖南(長沙)國際智慧交通博覽會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博覽會上,智慧軌道、智慧高速、自動駕駛等來自湖南的先進交通運輸技術精彩紛呈,映照出近年來湖南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勃勃英姿。
就在不久前,12月6日,湘西人民翹首以盼的張吉懷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湖南正步穩蹄急,朝著市市通高鐵的交通建設目標高歌猛進。遙想80年前,著名作家沈從文用了20多天時間才從北京回到家鄉湘西鳳凰,而今只要8個小時便可抵達,可謂滄桑巨變。
歲月更迭,勾畫著新利体育交通的日新月異。從汽車到火車、從火車到高鐵,日臻細密的高速鐵路網、逐漸便捷的軌道出行方式,正在構筑湖南更為完整的交通骨架與血脈,為湖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打通“主動脈”、啟動“新引擎”。
鐵龍飛馳
“千里一日還”的美好愿景成為現實
湖南鐵路建設的故事,要從百年前說起。
1894年,張之洞、王文韶、盛宣懷等人向朝廷上書修建盧漢鐵路(盧溝橋至漢口,后改京漢鐵路),在奏折中說明等盧漢鐵路竣工后,再由漢口南延至廣州,由漢口至廣州的這段鐵路就是粵漢鐵路。1896年,晚清政府主導的鐵路總公司成立后,粵漢鐵路的修建被正式提上議程。
而且,在當時湖南士紳們主張提議下,粵漢鐵路從規劃之初的由江西南下而改道由湖南南下。粵漢鐵路穿越湖南省,在湖南境內里程占總里程近60%。1935年出版的《湖南實業志》寫道:“粵漢鐵路湘鄂段修成后,長沙之商業地位,更形重要,以前之岳州及湘潭,至此日形衰落,長沙漸成湘省貨物進出口之總匯。”
1936年4月,粵漢鐵路全線通車,從長沙至武昌,當時的快車只需15個小時。后來,這條被稱為京廣鐵路的交通干線,為湖南經濟社會變遷、人文歷史風貌帶來深刻影響。
粵漢鐵路通車典禮
第二年,湖南鐵路建設史上耗時最長、工程任務最為艱巨、投入人力最多的一項重大工程——湘黔鐵路開建。直到1972年,歷經戰火烽煙、經濟困難,最終在全民奮戰中實現全線貫通。
這條全長902公里、在湖南境內蜿蜒550.7公里的鐵路“大動脈”,在懷化與枝柳鐵路相交,在株洲與京廣、浙贛鐵路相接,打通了一條西南地區通往東部沿海地區的主干道,對連通我國東西交通、開發大湘西乃至我國大西南,具有重要意義。
此后,湖南境內,普鐵建設步伐加速,高鐵建設提上日程。
2009年,京廣高鐵武廣段開通運營,時速350公里,湖南正式進入高鐵時代;
2014年,滬昆高鐵湖南段開通運營,與京廣高鐵在長沙南站“握手”,形成“黃金十字”;
2018年,懷邵衡鐵路開通運營,長沙、懷化、衡陽三地形成湖南高鐵“金三角”;
……
張吉懷鐵路開通運營
鐵龍飛馳,與風競速。這些年,湖南省鐵路網絡日益完善,目前全省鐵路里程達5877公里,其中高鐵營運里程約2233公里,居全國前列。以長沙為中心,基本形成“北上深廣”5、4、3、2小時及省內2小時高鐵交通圈。
深度參與
國企促推湖南鐵路版圖日臻完善
從擁擠的綠皮火車到寬敞舒適的復興號,從普快的長途顛簸到高鐵的風馳電掣,鐵路路網規模和質量大幅提升,湖南省交通樞紐地位日益凸顯,經濟發展的觸角伸向四面八方,文化交流活動更加頻繁,人們旅游出行變得便捷舒適。
湖南鐵路網絡量和質飛躍的背后,不得不提到一個重要的參與者——新利体育官方网站旗下湖南鐵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湖南鐵投”)。據悉,新利体育官方网站代表省方投資的22個鐵路項目中,湖南鐵投直接參建數就達16個。湖南鐵投陸續參與了衡柳客專、吉衡鐵路、石長復線、婁邵擴改、滬昆客專杭長段、滬昆客專長昆段、湘鄉火車站、懷邵衡鐵路、長沙磁浮鐵路、浩吉鐵路、黔張常鐵路、張吉懷鐵路、渝懷復線、常益長鐵路、湘桂鐵路永州擴能、焦柳鐵路懷柳段電氣化改造等16個項目投資建設。16個項目在省境內總里程2913公里,總投資2806億元,目前已建成通車14個。
黔張常鐵路
湖南鐵投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省國資委和新利体育官方网站黨委的各項決策部署,切實抓好鐵路投資,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投資破百億,助力“六穩六保”,有效對沖疫情影響,有力保障全省鐵路建設順利推進,促進我省經濟社會發展。
于湖南鐵投而言,剛剛開通的張吉懷高鐵具有特殊意義,這是以省方出資為主的一條鐵路,意味著公司在湖南鐵路建設投資中唱起了“主角”。張吉懷高鐵于2016年12月正式開工,設計時速350公里,串起張家界、永順、古丈、吉首、鳳凰、懷化多個市、縣,全長246.6公里,標志著神秘湘西正式邁入“高鐵時代”。
張吉懷高鐵吉首東站
今年,湖南鐵投在新利体育官方网站“決戰一百天 決勝開局年 沖刺保目標”專項行動中,充分發揮省方投資主體作用,助推鐵路項目建設。在張吉懷鐵路東南邊,湘桂鐵路永州地區擴能工程建設快馬加鞭,截至11月底,湖南鐵投開累已完成投資4.75億元,項目通車在即。該項目包括永州地區既有湘桂鐵路原易家橋站南端至永州站南端段增建第三線工程,還建益湛鐵路自永州北站南端至永州南端,新建永州北站、永州北物流中心及永州北機務折返段及同步實施既有永州站站改等相關工程。全線設王家排站、永州北站及永州站3個車站。
常益長鐵路黃橋特大橋
常益長鐵路建設也如火如荼。作為我省第一條實施投資省市分攤的高鐵,建設前期,湖南鐵投按照實事求是、依法依規的原則,會同相關單位深入細致做好征拆調查工作,積極助推項目建設。12月1日上午,在長沙市望城區黃金園街道英雄嶺村常益長鐵路黃橋大道特大橋施工現場,建設者們正在使用無砟軌道鋪軌機組進行首對長軌的鋪設,這標志著常益長鐵路建設進入了全線軌道鋪設的關鍵階段。
常益長高鐵開通后,湖南省14個市州將全部通高鐵,形成高鐵環線。
產業“出圈”
“黃金聯絡線”改變的不只是速度
張吉懷高鐵,一條串聯起多個世界著名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旅游通道。
張吉懷高鐵將湘西州鳳凰古城、老司城、芙蓉鎮、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峽谷、乾州古城、紅石林、坐龍峽等多個景區穿珠成鏈,輻射帶動龍山里耶·八面山·惹巴拉、花垣邊城茶峒、瀘溪浦市古鎮、保靖呂洞山等景區,是一條承載厚重歷史人文與絕美山水詩意的“最美高鐵”,也承載著湘西人民對更便捷出行和更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盼。
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
改變的不只是速度。張吉懷高鐵還是一條“黃金聯絡線”。它銜接黔張常、焦柳、渝懷、滬昆高鐵、懷邵衡鐵路,連接湖南省西部主要市州,輻射整個武陵山區。建成通車后,大湘西各城市“朋友圈”聯系越來越緊密,人流、物流、商流必將進一步暢通,農旅文旅進一步融合,給當地文化旅游、鄉村振興、承接產業轉移等注入蓬勃力量。
“高鐵一響,黃金萬兩。”面對高鐵開通賦予的新機遇,吉首市將重點打造湘西黃金茶、高品質柑橘、特色養殖等十大產業示范園和農產品綜合加工區,加快形成現代農業產業格局。隨著張吉懷鐵路的通車,大湘西地區文旅產業如虎添翼,高鐵經濟成為了大湘西最大的特色、最大的優勢和最大的品牌。
懷化鄉村美景
打通“大動脈”,見證發展速度。鐵路網絡四通八達,不僅縮短了時間,更延伸了發展的半徑。
常益長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廈門至重慶、呼和浩特至南寧兩條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西起常德市,經益陽市,引入長株潭城際長沙西站,全長157公里。截至2021年11月底,常益長高鐵項目湖南鐵投開累已完成投資133億元。
常益長高鐵處在湖南省長株潭城市群的長沙-益陽-常德城鎮產業聚合帶內,隨著常益長高鐵的開通,將不斷釋放沿線旅游資源,涌現更多出行需求,把原本散落的旅游資源重新整合起來,通過常益長高鐵串聯起來,打造新的“湘西北旅游圈”。
常益長鐵路線路圖
不僅如此,常德、益陽加速融入“長沙經濟圈”,進一步促進長株潭城市群一體化,擴大我省“一帶一部”區位優勢,對落實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國家區域發展重大戰略,踐行“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意義重大。
縱連南北、橫貫東西、布局合理、連接順暢的湖南鐵路網絡不斷擴容,構建大通道、服務大戰略,讓“通江達海、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時空距離大幅壓縮,讓湖南經濟版圖上呈現的“黃金路線”日漸清晰!
湖南鐵投總經理熊輝說,湖南鐵路服務能力和供給水平大幅提升,對促進全省經濟增長、改善民生,助力打造“三個高地”、踐行“四新使命”、落實五項要求發揮著重要作用。
人暢其行,物暢其流,越織越密的鐵路網絡,越來越快的運行速度,不僅筑就湖湘大地上的鋼筋鐵骨,也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為提升群眾幸福感加碼。從百年前的粵漢鐵路,到今天張吉懷高鐵的開通,一個個動人心魄的歷史瞬間,在湖南鐵路史冊上定格,也逐漸勾勒出一個兼具發展速度與民生溫度的新湖南。
版权所有 ©新利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地址:湖南長沙 支持IPV6
公司地址:長沙市岳麓區恒偉湘江時代A2棟18樓 郵編:410000 傳真:84263799 前臺電話:84263700
版權歸新利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湘ICP備18024531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長沙 后臺入口